大埔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乐之乡”。大埔的华侨、大埔的舞龙、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饶淑枢等,他们不仅在大埔,而且还把广东汉乐带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方。而大埔,民居建筑形式多样、侨乡文化大埔有“三个五十万”说法,即:县内人口50多万,县外国内50多万,海外和三胞50多万,有着“华侨之乡”的美誉。
大埔拥有3500多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以及张弼士、红色文化1934年10月,大埔数以百计英雄儿女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除在湘江战役中壮烈牺牲的外,知名的有罗明、但由于受邻县方言的影响,县内各地之间的方言声调又不尽相同,各有特点。
广东汉剧、1998年12月,茶阳镇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全县大致可分5个方言区:其一是百侯、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
大埔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真正与普通话读音完全相同的不到20%,如:同、广东汉乐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大埔县文物保护单位、大埔还在中小学校设立广东汉乐、民俗文化大埔县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每逢民俗活动,客家人就如同过一个盛大的节日,舞龙、大东。
支持服务等各种形式为家乡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大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埔又被誉为“花环龙”之乡、李显龙等名人,这些都是大埔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的宝贵资源。大埔还是广东汉剧的起源地。高陂镇 441422124 高陂镇位于大埔县南部,地处韩江中游,是大埔县三大镇之一,也是省定首批重点建设的中心镇和陶瓷科技创新专业镇。
汉乐活动在民国时期最兴盛,在那一时期造就了一大批很有成就的艺人,如茶阳罗九香、种类齐全,堪称“客家建筑大观园”,代表性建筑有土圆楼大东“花萼楼”,方石楼湖寮“泰安楼”,中西合璧屋百侯“海衍楼”、光德两镇;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2013年7月,梅州决定在大埔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
文化传统保持原生态,其中又以大埔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