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亚运)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代表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准。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主办,每四年一届。其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原定于1949年0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由于主办国筹备等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目前共举办17届。第18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8月18日-2018年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近日本届亚运会会徽正式公布。同时值得庆祝的是,在最近举行的第34届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杭州获得2022年亚运会主办权。
文末可以下载高清版PDF文件。
1949年2月亚洲体育协会宣告成立,并确定第一届亚运会于1950年新德里举办。其后新德里亚运会组委会迅速成立。但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还未愈合,刚刚独立的印度共和国没有巨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持亚运会。在这种经济拮据的窘境下,在规定的期限内,亚运会所必需的各项体育设施未能如期完工;组委会在欧洲订购的比赛器材也没能按时发送到新德里。于是,亚运会联合会同意将运动会向后顺延一年至1951年举行。
菲律宾总统拉蒙·麦格赛赛用英语宣布马尼拉第二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即刻场内响起21响礼炮,亚运会联合会会旗在军乐声中在体育场南端主旗杆上冉冉升起。随后,一名运动员手持火炬跑进体育场,登上圣火台,点燃了第二届亚运会的圣火台。一千名身穿白装的菲律宾青年,合唱亚运会会歌《永远向前》,表达了他们对亚运精神、对和平、友爱的期待。
第2届亚运会会徽同样以太阳为中心,下方的圆环增加到了20个,并形成半圆围绕太阳;太阳上方为亚运会口号:永远向前。在外环分别为届次、举办城市、时间。
第3届亚洲运动会于1958年5月24日-6月1日在日本首都东京的东京国立竞技场举行,会期为9天。大会以“Ever onward–永远向前”作为亚洲运动会的口号。呈现出综合性国际体育大会的规模。
第3届亚运会会徽除亚奥理事会会徽图案中的太阳光芒外,上方是亚奥理事会“EVER ONWARD(永远向前)”的口号,下方有代表20个参赛国的20个圆环,圆环下方写明了举办地。
第4届亚洲运动会于1962年8月24日-9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期为12天。印尼取得了第四届亚运会举办权后。
第4届亚运会会徽在1958年东京亚运会的基础上,加上了印度尼西亚国徽上的鹰,表现了举办国的文化特色。
1966年曼谷亚运会,是第5届亚洲运动会,于1966年12月9日-20日在曼谷举行,为期12天。第4届亚运会被拒参赛的台湾(中华台北)和以色列也参加了本届亚运会。
会徽设计和第2,3届亚运会会徽相差无几,整个图案表示在亚奥理事会的光芒照耀下亚洲人民团结、友谊,共同进步。目前多数用于足球比赛,能容纳3.5万人。它分别于1966,1970和1978年作为亚运会的主赛场。
第6届亚洲运动会原定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由于韩国因财政问题放弃主办权,后改为由泰国曼谷主办。本届亚运会于1970年8月24日-9月4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期为12天。本届亚运会首次有卫星电视转播赛况。
第6届亚运会会徽设计简单明了,除规定的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标注了举办地、举办届数和亚奥理事会的口号。
第7届亚运会会徽设计上除了在届次、举办城市、时间与圆环数上有所不同外,还加入了古波斯文字“第7届亚运会”构成的图案,展现了举办国悠久的历史传统。
第8届亚洲运动会于1978年12月9日-12月2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因原主办国巴基斯坦放弃主办权,由泰国接办。
第8届亚运会会徽用两个既似手臂、又似泰国国鸟孔雀头部的图案,拱卫着太阳,既展现了泰国的文化精神,又形象地表达出亚运会茁壮成长、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是自从第一届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会再度回到新德里。该届运动会共破90多个亚运会纪录。
第9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为印度古迹曼探天台,并形成一个”A”字,代表亚洲,衬托着上方的太阳标志,代表奥林匹克之光照耀亚洲。
第10届亚洲运动会于1986年9月20日-10月5日在韩国首都汉城(今首尔)举行。
第10届亚运会会徽设计以水珠为主体,代表了韩国是一个被水包围的国度。结合在一起的水珠也代表了亚洲人民紧密团结,共迎美好明天。
会徽图案中除亚奥理事会会徽中的太阳光芒外,以雄伟的长城组成”A”字。长城图案还构成”Ⅺ”字,表示本届亚运会是第11届。
由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被剥夺了参赛资格,柬埔寨以亚奥理事会准会员的身份参加了本届运动会。朝鲜因故未能参加。本届亚运会是首次在首都以外的城市举行的亚运会。
第12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以”H”(广岛英文首字母)变形而成翅膀的图案,与太阳共同组成了抽象的和平鸽,代表着亚洲人民和平、友谊的共同愿望。
第13届亚运会于1998年12月6日-2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该届大会的口号是“友谊不分国界”。
第13届亚运会会徽主体为泰国尖顶佛塔,设计和第9届亚运会异曲同工,都是形成一个”A”字,并衬托着太阳标志,代表亚洲人民亲如一家。
会徽的图案由象征主办地韩国和釜山的太极和大海的蓝色波涛组成。相互啮合的图案采用了韩国传统建筑中瓦的形状,象征着牝瓦和牡瓦。充满动感的两股力量在中央啮合旋转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亚洲人的理念以及超越国境的团结力量。
1万名运动员参加该届比赛423个小项的争夺。
会徽的颜色符合卡塔尔当地民俗,黄色代表沙漠中的月牙状沙丘,蓝色代表阿拉伯湾平静的碧海,而太阳则取自于亚奥理事会的标志,代表亚运会精神,即亚洲人民亲如一家。而与上方的太阳标志联系在一起同看,便是一名奔跑着的运动员形象,代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在亚运会后举办了第一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协办城市有汕尾、佛山和东莞。
会徽设计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合,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的城市象征,又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并且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设计者为广州设计师张强。
第17届亚洲运动会于2014年09月19日-2014年10月0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亚运会的规模将缩减至36个大项,其中包括28个奥运项目和8个非奥项目。
会徽主体为ASIA(亚洲)的第一个英文字母A的大写,像一个巨大的翅膀,其左上方是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象征着全亚洲人民手拉手一起飞翔的主题。
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8年8月18日至9月2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巨港和万隆将扮演协办城市的角色。2014年9月19日,亚奥理事会执行委员会宣布由印尼获得本届赛事的主办权。为了避开印尼总统选举,赛事将提前于2018年举办,而不是原计划中的2019年。注:本届赛事原本的主办城市为越南河内,因为财政拮据而放弃主办。
本届赛事开始推出的LOGO如图二,因这只鸟太丑而遭到吐槽。无奈之下印尼青年和体育部发言人布罗托表示将重新设计。
重新设计的会徽(图一)灵感来自于始建于1962年的雅加达格罗拉蓬卡诺体育场的椭圆外形,同时图形的中间融入了放射16道光芒的亚奥理事会红日LOGO。体育部长纳赫拉维在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说:“全新的标识将体现‘亚洲能力’,以反映并推动印尼走向世界。同时印尼作为东道主将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和对亚运会做出的成果。”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扇面造型反映江南人文意蕴,赛道代表体育竞技,互联网符号契合杭州城市特色,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
下载PDF文件
提示:该内容仅限会员查阅操作,请登录或免费注册
最新版包含2022杭州亚运会下载
提示:该内容暂时仅对PRO开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