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无名氏《三十六记》:“瞒天过海。
用欺骗的手段在暗地里活动。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往往就不再对它产生任何怀疑。因此,隐秘的事情常常是以公开的形式作掩护,而不是与公开的形式相对立。
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非谋士之所为也。
“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进行掩护,利用机会,趁对手放松警惕时突然行动,取得成功。例如,表面上装作马上就要采取行动,让对方保持戒备,而实际上却不采取任何行动,如此反复伪装,使对方以为是在虚张声势,时间一长对方就会慢慢放松警惕。这个时候,迅速抓住对方的疏忽,乘虚而入,给予致命的一击。总之,是采取各种隐蔽措施,躲过敌方的侦察、监视和封锁,顺利地实现己方的目标。瞒天过海的关键是在于一个“瞒”字。瞒得过就会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只是一种手段,“过海”才是最终目的。因此,一定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设计谋略,让“天”变成瞎子和聋子,才能最终达成目的。
一、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在行动之前,自己的真实意图隐藏得越好,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如何“瞒”住对方是最重要的前提。
二、转移对方的注意力。为了更好地瞒住对方,甚至可以想办法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三、虚虚实实。如对方的注意力很难转移到其他地方,那不妨用假动作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真行动时才能一击即中。
小智慧
毒蘑菇往往有着艳丽的色彩,致命的炮弹可能外面裹着甜蜜的外衣,而我们,则常常容易为这些表面的东西所欺骗,从而忽略其内在的危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瞒天过海”这一计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放过任何可疑的地方,防患于未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