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1月24日电(段博史梦)1月24日起,随着西安市高新区和沣东新城两个街道由中风险降级,中高风险地区已全部清零。比预计提前一天,实现全市降为低风险区。
这一周以来,西安市民的朋友圈和小区微信群每天都有惊喜。
1月18日,西安本土确诊病例零新增,本土新增首次归0。
西安多区县陆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新华网拼版照片
19日,曲江新区官微公告,率先恢复常态化防控,市民凭一码通绿码正常出行。
紧接着,20日,未央区、经开区、浐灞生态区恢复疫情常态化防控,市民凭一码通可正常出行。曲江新区、国际港务区同日也恢复常态化管理。
22日一早,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三大主城区恢复常态化防控,已封闭30天的市民欢呼雀跃。
同时,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场、超市、理发,餐饮(外卖)陆续恢复正常,复工复产节奏正在加快。
已经复工一周有余的西安市碑林区市民王兴户感慨道:“我熟悉的西安,又回来了。”
每天的好消息就是新增清零,风险降级,为了这些个“零”,有数十万计的一线抗疫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300万市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2021年12月9日以来,陕西省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080例,其中西安市2053例、咸阳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已治愈出院1717例,在院363例,均为轻型或普通型。
时间倒回到一个月前的2021年12月23日。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市主动按下了“暂停键”,各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27日起,防控进一步提级,除核酸检测外,全体市民足不出户。
临近年底的关键时期,对于这座拥有13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一夜之间,熙熙攘攘的古都“安静”了下来,“常”安之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艰难抉择:1300万人瞬间“静止”
本轮疫情起自2021年12月9日,西安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2月18日起,每天高位增长,西安疫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面对严峻的疫情发展态势,西安果断按下“暂停键”:实施疫情防控提级管理,全面加强管控措施,自2021年12月23日0时起,西安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
经过多轮大规模核酸筛查,西安出现了高峰时连续8日新增病例超过三位数的严峻形势。但也正是各项防控措施效果的逐渐显现,进入2022年新年以来,西安市每日报告病例数逐步下降,疫情形势不断向好。
1月18日,西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首次归零。
全国研考:为了不让一名考生缺考
西安本轮疫情是武汉以后,全国特大城市最严重的一次疫情。与武汉疫情不同的是,12月正值年底各项工作收尾,各类活动和会议密集。在全市12月23日实行封控管理后,就面临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马上开始,怎么办!
“同学们,请先扫健康码、准备好身份证、准考证和核酸检测证明,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进入考场”。2021年12月25日清晨7时许,天空飘起了雪花。在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北门,前来参加考研的学生已开始进入考点,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同寻常的一次考试——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2022年陕西省研考报名总人数近17万人,其中在西安市参加考试的考生约13.5万人。西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考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对考试组织和学生参考是个巨大挑战。为了确保研考万无一失,各方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为考生“保驾护航”,确保师生安全和考试安全。
在前期摸排考生报名信息、协调滞留考生借考等工作的基础上,陕西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分类处置”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一校一策”“一地一策”“一生一策”,针对不同类型的受疫情影响考生,连续多次发布公告,以新增考点、就地借考、送考上门等方式,努力实现“应考尽考”。努力到拼尽全力,25日凌晨1点,教育考试院紧急通知,对不能到达指定考场的考生,可到距离最近的考场借考。
“从未有哪一年的研考组织工作,像今年这样充满挑战。无须讳言,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难以兼顾的选择,也可能留下大大小小的遗憾,但我们会抱着最大的诚意,努力使更多的考生顺利应考。”在陕西省教育考试院致参加2022年陕西省研考考生的一封信中如是说。
距离研究生考生只剩三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李强(化名)因确诊新冠肺炎,被转运至西安市胸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因担心住院隔离无法正常参加考试,李强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在医护人员的劝导下,他才逐渐放松心情,积极备考。
2021年12月24日,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前一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胸科医院工作人员,连夜为李强设立了一间特殊的考场,全程录像,远程指挥,确保他顺利参加完考试。这一幕感动了无数网友,“全城都在努力,不漏过每一个为梦想努力的学生”。
疫情下的2022研究生考试,必将成为每名考生难忘的记忆。愿每一份考生默默的付出都有回报,每名考生都能记住为了这次特殊的考试,所有付出努力的抗疫英雄。
全民动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52岁的超龄抗疫“女主角”赵惠霞,舍小家安大“家”的战“疫”夫妻高剑、何美,零下2度的户外“大白”医务工作者孙峰,在婚假中逆行返岗抗疫度蜜月的李磊、雷梦瑶,下沉封控区城中村的厅级干部王彪……
抗疫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连续超负荷工作,永远倒在了抗疫一线。2022年1月13日,陕西省红十字会志愿者、陕西国药器械有限公司员工贺宇龙在工作途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遗憾离世,年仅54岁;1月15号凌晨,年仅49岁的国际港务区陆港集团副总经理李钊,在隔离酒店防控专班岗位上,突发心梗不幸殉职。
复工复产重启滞留人员返乡
“一路平安,长乐未央。”1月16日上午,伴着进站口小喇叭送上的祝福语,来自西安市未央区的数千名学生列队扫码,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站安检。根据陕西省、西安市的相关政策,低风险区县可以安排大中专院校放寒假。截至目前已有多所高校相继放假。各大高校组织专车点对点运送学生到高铁、机场。
1月17日是2022年春运首日,凌晨4点,70余辆持有“专用通行证”的大巴车陆续驶入长安大学校园,将组织2.2万余名学生陆续踏上回家的路。据长安大学消息,学校联系西安市“两站一场”安排“专车”为返乡学生提供“点对点”送站和“闭环”出行服务。
“我是山阳县的,前段时间疫情严重还以为今年回不去了。没想到今天给我们安排专车,能回家我特别开心。早早收拾好了行李就等车来接我们。”农民工张师傅高兴地说:“希望疫情早早结束,我们明年还能来继续打工。”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西安多行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往日冷清的街道、市场开始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城市进入有序复苏模式。
“您的餐送到了,请到小区门口取一下。”外卖骑手孔维建对着电话说了几句后挂断,赶紧滑手机准备“抢”新订单。日前,西安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商贸服务和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业的通知》,其中要求餐饮企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通过订单外卖等方式开展无接触配送。
陕西省决定:对承租国资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免收一季度房租,落实好小微企业减税和信贷优惠政策;对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开通医保绿化通道;延长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期限。
1月18日起,西安市有序恢复公共交通运力,按照工作安排和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原则,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逐步、有序恢复低风险区域公共交通运力,确保就医、保供、复工等人群必要交通出行。
一个多月以来,西安身体抱恙,如今否极泰来。
目前,西安正进一步复苏,古城“烟火气”已经“重启”。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是,这座十三朝古都依旧挺立,期待与世人的再次见面。
长安,“常”安!(完)
清零疫情西安